全国免费服务热线:

点对点光纤专线,MPLS网络转发核心

发布时间:2021-03-30

如果运营商的IP骨干网平时没有启用MPLS,属于一个"RowIP"或"NativeIP"网络,在这种网络结构中我们可以采用"战术TE"实现流量工程。所谓战术式就是在需要的时候临时配置,动态启用RSVP信令,采用CSPF计算TE路径,通过RSVP建立LSP。一旦TE的使命结束,再拆除TE隧道。这种TE主要解决网络链路利用率不均衡的问题,直接的利益是可以延缓网络带宽扩容,或者给带宽升级留出充足的时间。

在"NativeIP"情况下,我们通常只能利用到TE提高带宽利用率这一优势,对网络流量流向矩阵的测量和统计,基本上还是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解决,如Netflow、TMS或CEFAccounting等。因为战术式TE都是在网络的局部实施,没有对全网所有路由器间的流量进行采样,因此很难准确统计真实的网络流量。

"NativeIP"网络下我们无法实现基于TE技术的快速重路由FRR来实现50ms级别的链路、节点故障恢复。

MPLS是从IPv4向IPv6过渡的众多推动技术之一。

回想一下,MPLS的核心不会根据IP头做出转发决策。标签的使用隐藏了IP数据包,在PE设备之间创建了隧道。核心路由器在很大程度上对IP版本无动于衷。一种名为6PE的技术在CE上封装了带有两个标签的IPv6数据包。远程PE剥离标签,然后转发给CE。

在6PE网络中,PE路由器必须支持IPv6。核心中的P路由器不需要完全支持IPv6。这与IPv6过渡有何关系?你必须为IPv6配置和可能升级的路由器数量仅限于PE和CE路由器。可以递增地执行IPv6功能的添加。你可能有一些支持IPv6的LAN,你希望与其他区域中的IPv6 LAN通信。只有与这些IPv6 LAN关联的PE和CE路由器必须配置为IPv6。你简化了完全启用的IPv6网络的路径。


产品图 (1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