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-MPLS的主要特性之一就是其完善的生存性技术。T-MPLS网络生存性是**T-MPLS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,主要包括基于传送平面的保护倒换和基于控制平面的恢复。基于传送平面的保护倒换主要有:线性保护倒换、共享保护环;基于控制平面的恢复是指故障发生后,在控制平面的协调下,为业务重新计算工作路径,或者预计算保护路径。
(1)线性保护倒换
ITU-T G.8131/Y.1382[10]对T-MPLS线性保护倒换进行了标准化,规范了T-MPLS端到端路径保护和子网连接保护两种结构,定义了单向/双向倒换类型,返回式/非返回式操作类型。基于APS协调,T-MPLS可以在段层、通路层以及电路层上实施保护倒换。保护倒换可以由管理平面发起,也可以在设备检测到故障后由故障指示信号发起。
(2)共享保护环
ITU-T G.8132[11]对T-MPLS共享保护环(TM-SPRing)保护倒换机制进行了标准化,规范了绕回(Wrapping)和源路由(Steering)两种保护机制来支持点到点、点到多点T-MPLS连接。
TM-SPRing是一种互逆双环拓扑结构,环上的每段光路工作在同一个速率上。外环的传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,内环相反。保护不需要专用的带宽备份,其中的两个环均可用于传送数据,通过在环上广播倒换控制消息的方式,使环上所有节点确知发生故障的路由或节点。TM-SPRing提供了对所有被保护业务小于50 ms的可靠的保护倒换机制。
(3)恢复技术
T-MPLS的恢复技术由控制/管理平面来完成,采用基于GMPLS/ASON的分布式控制平面技术,实现LSP的恢复,可以针对任何拓扑结构,也可以与其他传送网技术层(如SDH、OTN、WDM)进行恢复技术的协调。
有关T-MPLS生存性,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,如触发机制、多环保护功能、面向业务的恢复、多域恢复技术、动态通道恢复功能等。
Copyright ©2021-2021 深圳市蓝波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www.dayutelecom.com 粤ICP备2021046789号-2